近日,上海微現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針對宏觀經濟發展進言獻策。中國經濟時報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經濟類綜合性日報,長期跟蹤宏觀經濟,聚焦各行業典型企業發展。
點擊下方標題閱讀報導全文↓
以下援引自原文:
本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內供應商的上海微現檢測設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品異物安全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上游供應商主要包括芯片、電氣部件、機械加工等,下游客戶是國內各種食品原料和成品生產工廠,涉及水產品、預制菜、調味料、乳制品、休閑食品等多種領域。
上海微現上海微現檢測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鵬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講述了今年上半年公司經歷的三個階段:火熱開端、急轉直下、逐漸恢復。
2021年經濟發展超過預期,國內食品加工生產行業也呈現蓬勃態勢,加上消費需求升級、食品安全觀念的提高和消費者維權成本的降低,對于高質量高性能的異物檢測設備的需求增多。2022年開年以來延續這一態勢,產能持續增加,但芯片和電氣部件出現短缺,矛盾最為突出的是進口高端電氣配件出現交期嚴重加長,倒逼企業的研發部門加速推進國產替代品的選型和測試。
但今年第二季度上海遭受疫情嚴重沖擊。特別是4月份、5月份上海全域靜態管理期間,經濟活動受到極大限制,工業制造領域舉步維艱。封閉在企業的人員由于缺乏物料而中斷生產,進而丟失大量訂單,但研發人員能夠繼續研發工作,封城反而成為研發工作快速進展的黃金時期。
6月1日上海正式解封。隨著物流的恢復,上下游均開始逐漸恢復。客戶逐漸重拾對上海設備制造商的信心,訂單數終于走出5月份的最低谷。但經歷了近兩個月的恢復,還是沒能回到年初的態勢。疫情影響了消費者和各級市場主體對于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重拾信心的過程必然曲折。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依然可期,國產替代和消費升級是這一向好趨勢的重要保證。不管是配件還是整機,高質量的國產品牌替代進口品牌的征程已經開始,很多領域內的供應和客戶都能逐漸接受這一事實,并積極投身這一歷史性的供應鏈變遷過程。國內的消費升級態勢不變,更多具有挑戰的新需求被最終消費者和各級市場主體所挖掘,進而演變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朱鵬說。
趙姍,公眾號:中國經濟時報解盤年中經濟·問道⑨丨全球大通脹下中國能否獨善其身
上海微現專注于食品藥品領域異物安全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秉持“中國研發 世界品質”的產品理念,嚴守高指標和高質量,認真幫客戶創造價值,為用戶提供具國際先進水平的人工智能檢測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